学校逐步完善既符合学生长远发展又能适应当下情况的德育分层目标,总的抓手为“四自能力”培养,即“学习自觉、行为自律、生活自理、个性自主”,完成学校德育目标体系。
学校在完善德育途径的同时,落实课程教学德育化、德育主题系列化、德育活动实践化、校园文化德育化,节日文化德育化、德育评价多元化。构建德育教育网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①课程教学德育化:积极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作用,利用各类课程挖掘德育素材,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②德育主题系列化:根据学校制定的“三月习惯养成与生命、四月健体、五月艺术、六月科技”、“九月习惯养成、“十月爱国”、“十一月感恩”、“十二月省身”、“一月希望”的月度德育主题,学部围绕每月的德育主题开展各项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德育活动实践化: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体验中明理、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部在开学初,进行寒暑假探究性作业展评活动,总结寒暑假期间实践性作业;组织“浞河踏春”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学科教学及德育渗透。
④校园环境德育化:营造德育氛围,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文化底蕴。充分利用环境渲染,包括校园文化、宿舍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功能教室文化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班级整体设计宏观构想、规划,要求班级文化建设切合实际,彰显主题,个性鲜明。开展班级文化点评,提升班级文化氛围。
⑤节日文化德育化:学部积极利用植树节、清明节、地球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德育教育。
⑥德育评价多元化:学期中、学期末两次评选“新纪元之星”,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发现学生闪光点,重视学生多元发展。
小学部:一至二年级,着重体现引领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年级:着重讲解个人成长,讲解家庭、学校、家乡、祖国,讲解世界,引领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为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