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天是浙大培训第二天。

354

今天是浙大培训第二天。

昨晚,就已经提前浏览了今天上午的学习内容,关于公共危机的处理和媒体公关,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是一个我们不能逃避的话题,也是一项我们不可或缺的技能。早上,我到会场很早,熊卫平教授已经端坐讲台,我的第一判断,她是一个学术严谨的人,而且她不苟言笑,一头乌发披肩泻下,我的脑海里迅速跳出一个人——走进撒哈拉沙漠的“三毛”,莫名的就更增加了几分好感。然而,报告正式开始后,她的语速极快,且没有抑扬顿挫,我竖着耳朵听,一点儿不敢走神,一上午,听的很累,收获也很多!尤其是她讲到的几个案例,很经典,很有启发!

案例一:某中学考场,一学生在作弊,监考老师拿出手机录下了他的作弊过程,学生发现,要求老师删掉录像,并以跳楼威胁。对于这样的事情,怎么处理妥当?

启发:对于学生的犯错,作为老师,需要有“能拉一把就拉一把”的悲悯情怀。学生犯错,大多扯不到道德问题上去,往往是心理问题,而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应该是“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解开心结!这让我想到,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发怒、谩骂甚至体罚,都不是一个成熟老师应有的反应,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想法,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爱孩子,才是教育的真谛!

案例二:山东省一小学地处交通要道,校长跟交警、交通部门多次协商未果,校长亲自带着学生学习怎么过马路,怎么躲避车辆,结果在一次危险事故中没有一个学生受伤。

启发: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创设出一个非常完美的外部环境,也不是都能得到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当我们得不到外援和支持的时候,不能抱怨、不能牢骚,更不能坐以待毙,只有“自救”!

案例三:某学校几个年轻老师想要辞职,又不想拿高额的违约金,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在网络上历数学校的种种不是,希望能获得舆论的支持,给学校施加压力。校长很气愤也很委屈,怎么办呢?

启发: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制造热点新闻,如果学校站出来指责,甚至对骂,都只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学校官方发言,首先对目前还在学校以及即将离开学校的全体老师表示感谢,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然后表示知悉几位年轻老师在网上表达的对学校的种种不满,学校管理层已经警觉,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欢迎老师们今后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提出可贵的意见和建议,并真诚邀请大家常回学校看看!这样处理,既不会让学校尊严扫地,也不会给媒体留下可以“吸睛”的谈资,更会显示出学校的胸怀和大气。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